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

我不要當胖妞

我萬萬也沒想到,有一天我會擁有每個女性夢寐以求的「吃不胖體質」。 這個特質,可不是與生俱來的(畢竟我爸媽也沒那個能耐),而是經過長期的奮鬥、掙扎、摧殘,才造就這樣的特質。而這樣的特質,曾經讓我急速瘦身,同時享受大吃特吃的痛快,卻也一步一步的把我推向萬丈深淵,漸漸的吞噬了我的心理與身體的健康。曾幾何時,我的生命因為食物而充滿了痛苦與矛盾。這個所謂的特質,正是醫學上所稱呼的「心因性暴食症(Bulimia Nervosa)」。我曾經問上帝,為什麼讓我得到這樣的一個精神疾病。它不會給人帶來生理上的疼痛,反而讓人在大快朵頤的那一瞬間忘記人間疾苦,飄飄欲仙。但在心理上的掙扎,我可以用「人間地獄」來形容。這一切,從我是胖妞開始。

因為用考試成績來證明自己痛恨台灣教育體制,所以就被父母送到國外念書。在那裡,我用身體印證了大家所說的,一到歐美國家生活,飲食習慣受到當地人的影響,身材也會越來越像他們看齊。在澳洲念大學的那段期間,每天不外乎是麥當勞、義大利麵、pizza、和分量多到不禁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點到摔角選手配餐的亞洲菜。到了晚上,以需要K書為藉口,開始放肆的吃起洋芋片和巧克力餅乾。每次口腹之慾一來騷擾我,我就抵擋不住食物的誘惑,手腳不聽使喚,說什麼都要拿點餅乾或零食來解解饞。吃了兩片之後就會開始告訴自己︰「再吃一片就好。」最後往往都是半包以上做為收場,然後撂下一句「好啦﹗明天就開始減肥啦﹗」這樣的情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,最後不胖才有鬼。現在回想,當初實在也不需要吃成那樣。他們以高熱量食物為主食,我可以避免啊;亞洲餐廳分量那麼多,我可以分兩餐吃啊。但當下身處在那樣的環境之中,真的很難不受影響。

才幾個月的時間,我就要重新買褲子了。尺寸越買越大,我不禁懷疑我是不是開始有痴肥的跡象。最後,我終於從以下兩點得到驗證︰

第一,每每放假回到台灣,就明顯發現我身材和台灣女生身材的差距。親朋好友、鄉親父老紛紛說我胖了,姐妹們嫌我胖不讓我穿她們的衣服以免撐大也就算了,連平時要我們不要那麼重視外表的爸在看到我的那一刻都說︰「妳怎麼那麼胖?」久久不見的朋友也會在言談之中無意吐露對我體型感到驚訝的話語,像是「哇塞,妳好大隻」之類的。

第二,有一次心血來潮(其實是閒來無事),把到澳洲生活前後的照片拿出來欣賞,最後就開始做比照,赫然發現,到澳洲前後的我,判若兩人。像是中了「唐伯虎點秋香」(我可是看周星馳的電影長大的)裡奪命書生的面目全非腳,被踢到之後瞬間全身腫了起來(從照片看是瞬間沒錯)。從頭到腳,沒有一個地方沒膨脹。頓時領悟一件事 – 我,需要減肥了。

人在受到刺激之後,思考也會開始不符合邏輯。雖然增重之後我的體重還是在健康範圍之內,但當下的我非常確定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痴肥大胖妞。我開始厭惡自己的外表,甚至誇張的認為別人會因為我的肥胖而厭惡我。我甚至開始擔心跟著男朋友回家拜訪他的親友,他們會投以驚愕的眼光,然後問我男朋友︰「你食物都被她搶去吃了嗎?」也害怕畢業以後回到台灣因為太胖而找不到工作。不論是當下,還是現在,這也是許多女性(甚至男性)共同的想法,那就是「肥胖」不管是在哪一種層面,都是萬惡之首。

我再也不想跟肥胖共存。在看了一系列的偶像劇和台灣綜藝節目之後,發現幾乎螢幕上所有的女藝人都瘦到不管穿什麼衣服都好看。不像我,穿件米奇的T-shirt還會把牠的耳朵撐成橢圓形的,叫人情何以堪。我減肥的心意更堅決了。「再吃一片」、「明天就開始減肥」這種賴皮的話不准再出現在我腦海,漢堡、薯條也要從我菜單中刪除,因為我現在就要展開減重計劃,開始朝著五十公斤的苗條身材前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